提升電力服務 激發市場活力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綜述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伍夢堯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激發市場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只有把百姓痛點變成改革著力點,才能真正實現改革突破。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指標之一,“獲得電力”對于推進市場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自2月8日改革舉措實施以來,北京市完成低壓小微企業接電5590家,接電平均用時4.74天。上海市將與電網接入工程相關的審批環節平均用時壓縮至25個工作日以內,小微用戶獲得電力接入成本直接降為零。”8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部分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的通報》,公布了28項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做法。其中,北京、上海兩地因在“獲得電力”便利化改革方面的突出表現受到嘉獎,成為各地區、各部門開展工作的典范。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貫徹落實國家能源局《用戶“獲得電力”優質服務情況重點綜合監管工作方案》有關工作部署,堅持壓環節、縮時間、降成本、強監督,推動我國“獲得電力”指標明顯提升,用戶營商環境顯著優化,整體經濟發展大步向前。
壓縮業務流程徹底告別辦電“跑斷腿”
“目前,北京市在獲得電力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3月18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楊旭輝在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通過精簡用電報裝資料種類和數量,取消小微企業內部工程圖紙審核及中間檢查,北京市辦電環節減少到了2個,企業營商環境實現優化。
2017年國家能源局印發《壓縮用電報裝時間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各地電網企業進一步精簡申請資料、簡化業務流程、壓縮報裝時間,營造公平便利營商環境。在國家能源局的指導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全面開展優化用電營商環境業擴報裝提質提效行動,能簡則簡、能合則合,精簡辦電事項、壓縮審批環節,優化報裝服務流程,取消普通客戶設計審查和中間檢查環節,合并現場勘察與供電方案答復環節,提供“掌上電力”手機App、95598服務網站等多種“互聯網+”服務渠道,應用移動作業終端開展現場作業,讓客戶“少跑腿”,實現辦電“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客戶滿意度大幅提升。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以減少客戶配合環節、壓縮業務辦理時間、降低客戶接入成本為目標,優化辦電流程,實行小微企業辦電“雙經理制(客戶經理+項目經理)”服務模式;促請優化電力工程市政審批手續辦理流程,壓縮審批時間至15個工作日;改進項目管理機制,推廣典型設計、標準化物料,加快工程建設速度;加強技術創新,利用GIS、移動作業終端等技術手段開展現場作業。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里,完成小微企業送電5590個、容量8.38萬千瓦,平均接電時間4.74天,為客戶節省投資2.8億元。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推行“一口對外、一證受理、一站服務”,將低壓客戶辦電壓縮為2個環節,高壓客戶辦電壓縮為4個環節,總體環節壓減30%;低壓申請資料壓減為2類,高壓申請資料壓減為4類,有效減少申請資料的種類及數量。
6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上明確,5年內,電力用戶辦電平均時間要壓縮三分之二以上、壓減到40個工作日以內,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進一步優化辦電服務指明方向。面對新挑戰、新要求,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繼續簡化辦電流程、創新服務舉措,爭取早日實現改革目標,讓客戶享受更優質的辦電體驗。
降低辦電成本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供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設企業327.4萬戶、同比增長12.5%,日均新設企業1.81萬戶。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市場,減輕企業負擔、提升市場競爭力,成為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發展提速的關鍵。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舒印彪在2018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兩會”上明確,10千伏、400伏非居民用電平均接電時間分別壓至80天和30天,客戶接電費用下降30%,為客戶接電、辦電開啟成本下降通道。
政企聯動,優化用電營商環境。國家電網下屬各省電力公司立足地方實際,因地制宜推出各項服務舉措。北京、上海、陜西、山西等電力公司積極與地方政府部門保持溝通,促請地方政府出臺支持政策,壓縮低壓接入工程行政審批環節時長至15個工作日。浙江電力公司打通與省政府數據平臺對接,在全省范圍內推出“電水氣聯動過戶”服務新模式,截至今年上半年,共聯動辦理了8.2萬筆過戶業務;在杭州、溫州等地試點身份信息、產權、戶籍等7大類數據網絡共享核驗,實現居民客戶新裝等9項業務“一證通辦”,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完成“一證通辦”3141筆。山東、江蘇、河南等電力公司也積極推動與政府部門數據共享,自動獲取用戶身份等數據信息,減少客戶提交資料種類。
降費提效,讓利服務小微企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價10%的要求,通過臨時性降低輸配電價、清理涉電收費項目、清退臨時接電費、配合政府清理轉供加價等措施,可為一般工商業減負整體達700多億元。北京、上海兩地針對報裝用電申請容量在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 企業項目實行低壓接入,推行“零投資”服務,即供電企業全額承擔從客戶表箱到公共電網接入點全部投資,減少小微企業建設費用,降低企業負擔。冀北、甘肅等電力公司編制電力工程典型設計合集,在供電營業場所公布電力工程典型設計,通過市場化機制降低客戶工程造價。
伴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各項“減負”措施的不斷推進,正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到了辦電成本降低帶來的改革紅利,得以邁著更加輕快的步伐,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提升用電安全感打通供電可靠性管理“最后一米”
提升供電可靠性,是推進電網完善提升的有力抓手,是“人民電業為人民”宗旨的最直接體現。
“要以滿足人民對更加可靠穩定的電力供應需求為目標,扎實推進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于2018年電力可靠性指標發布會上指出,要通過強化在線采集、在線監控、在線分析等智能化管理手段,有序開展低壓可靠性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停電時間和次數,打通用戶可靠性管理的最后一米。
為貫徹落實國家能源局的有關部署,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通過優化配電網運行方式、推廣應用不停電作業等方式多措并舉,著力減少用戶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實現了供電可靠性的不斷提升?! ?nbsp;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以電能質量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工作為抓手,優化配網停電計劃管理,針對配網故障高發線路進行差異化管控,提高工商業用戶數據集成質量,提升可靠性運行數據維護停電性質和基礎臺賬數據維護的準確性,進而提升工商業用戶供電可靠性水平。
為將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降到最低,國網上海電科院埋首技術創新,經過一次次的設計、實驗、再完善,于2016年成功實現不停電換表裝置的規?;瘧?。至2018年初,這一裝置在上海各地區的安裝量已達50余萬戶。據了解,除了在計量裝置上進行改造,今年,國網上海電科院將進一步在用戶新裝電能表時統一安裝不停電換表裝置,以切實提升客戶用電“安全感”。
據統計,截至目前,作為獲得電力提升工作的排頭兵,北京、上海兩地城市供電可靠率分別由99.9909%、99.9859%提升至99.9911%和99.9887%,客戶用電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部署,我國將于2018年、2019年分別實現供電企業辦理電力用戶用電業務平均時間壓縮至50個和45個工作日以內,2020年實現40個工作日以內的目標任務。為如期實現這一目標,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繼續擔起時代使命,不斷優化我國用電營商環境,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為激發市場活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